閱讀雜記 – 非池中藝術網 – 「為什麼藍騎士?」-專訪Bluerider ART負責人王薇薇女士

原始文章連結:
https://artemperor.tw/focus/2871

摘要:
Elsa Wang從小練舞,一直認為自己是天生的舞者,一心想成為編舞家。在一次練舞受傷後,體認到夢想是需要資源才能達成,決定暫時放下夢想去社會工作。

進入社會工作,經歷科技業以及和先生一起創業。過了約三十年,公司穩定之後,她決定重新回到藝術的懷抱,用自己的資源去達成夢想。

回到藝術後,並沒有選擇舞蹈發展,而是投入攝影藝術中。在學習攝影的過程中,她發現攝影可以反映出攝影者的內心世界以及人生觀。她在攝影當中看到了一位很深沉「不認識的自己」,一個脫離社會孤獨的自我。

她花了好幾年的時間認真學習攝影與參加攝影比賽。在一次的比賽中,偶然發現另位一位攝影師的作品,她體認到她只是「very good」,但這不足以讓她成為一位攝影藝術家。所以她決定去開一家畫廊,去找她認為是「excellent」的藝術家。

一開始在復興北路經營畫廊,但因為某些因素失敗了。後來她換到仁愛路再重新經營畫廊。花了六年多的時間讓畫廊業務上軌道。

一開始她什麼人也不認識,也不懂行業規矩和「眉角」,憑藉著在科技業時培養的創業和管理的能力與自信就開始了。因為有科技業的經驗,所以在物流管理上,相較其他同業來的更加完善與進步。

在團隊經營上,她盡可能提供畫廊同事接近科技業的待遇,因為她認為會來畫廊工作的人,不僅僅是想取得溫飽,更多的是對於藝術的熱情以及很強的理想性。她用從科技業帶來的系統管理觀念,期待成員成為「獨立且又能彼此合作」,像變形蟲般的組織。

她對畫廊業績的要求,比照科技業訂定KPI來要求各部門,所以即便外人來看畫廊好像都是在「玩」,以為很輕鬆,但實則盯的很緊。

畫廊的經營定位不是做投資性作品交易,其目標是推廣藝術家作品,並讓藏家購買,並將收益給藝術家,讓他們繼續做出更好的作品。

她認為只有在兩腦都「推到極致」時,才能感到那種「很自然的平衡」。當兩邊腦袋最終結合再一起,從此再也不會卡住。左右腦距離只有短短不到10公分,卻花了將近十年的時間才走完。她之後想去探索楊定一博士說的「燦爛煙火結束後,背後那片巨大的黑色天空」。

個人反省:
Elsa Wang在投入攝影的過程中,看到一位很深沉「不認識的自己」以及在重回藝術懷抱將近十年後,體會到「當兩邊腦袋最終結合再一起,從此再也不會卡住」。

這兩件事對我的生命是很重要的事,只是要如何達成? 這也許就是我未來努力的目標吧?有理性思維,同時兼顧藝術與人文。天平只往某一邊偏頗,無法平衡也無法長久的。

實在很開心看到有人已經達成了我想要達成的目標,但我還在搞不清楚自己中😭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