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月總整理

讀了一本區塊鏈的書[a]、Bitcoin論文[c]和一篇iThome鐵人賽的區塊鏈系列文[b],對區塊鏈及實作有初步理解,包含區塊鏈提供出來的特性與好處:「去中心化、匿名性、不可篡改、可追溯、公開性」。

Bitcoin實作的基礎是Blockchain,即分散式帳本,透過一些概念如密碼學、POW、礦工、區塊、數位簽章、驗證交易合法的方式等要素使點對點交易能夠在無第三方信任機構狀況下完成,同時防止double spending(note: 實作還需要額外的UTXO架構,否則在等待礦工打包交易上鏈前,仍會有一段時間差可以做double spending)。

Bitcoin的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比既有交易系統的TPS來得少許多,加上部分機構組織(ex: 銀行)為了確保交易的安全性,所以還是會希望把交易存在組織的系統中,防止因駭客攻擊造成損失,所以目前Blockchain要完全取代既有交易系統不太可能,比較可能偏向和既有交易系統混合使用[d][e]。

Bitcoin和乙太坊的差異主要是在Bitcoin是單純的帳本,而乙太坊可以在鏈上執行程式(i.e. 智能合約),雖然程式的執行效能受限(p.s. 因為只能由礦工來執行)且能執行的指令比較簡單(p.s 類似組合語言的運算,例如 四則運算與邏輯運算)。

針對乙太坊的使用與智能合約的實作與測試尚未執行,估計約需要1個月把東西玩過一遍,熟到一定程度猜測需要3個月。

Ref:
a) 書 – 區塊鏈創業: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2164?gclid=Cj0KCQjwpreJBhDvARIsAF1_BU3XFE82gWuwoKh2eBfFUivMsZQ9mBUuLMyG5_zFPlgRgsXyvIjq-AEaAmJWEALw_wcB

b) iThome鐵人賽系列文 – 從0開始架構區塊鏈(by lkm543):
https://ithelp.ithome.com.tw/users/20119982/ironman/2255

c) Bitcoin論文 – 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
https://bitcoin.org/bitcoin.pdf

d) iThome電腦報周刊 – 1035期 – Fintech周報190期「新加坡與法國完成數位貨幣跨境支付與結算試驗」

e) Singapore and French central banks test cross-border CBDC exchange:
https://www.finextra.com/newsarticle/38444/singapore-and-french-central-banks-test-cross-border-cbdc-exchange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