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送員過勞問題探討

外送服務平台能提供的功能,除了讓店家能和顧客直接在網路上完成交易,並由外送員送貨到顧客家。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商業模式,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開闢了新的經濟發展。但最近因為疫情,外送服務需求瞬間暴增,雖然也有不少新血投入,但很明顯的,因為外送員沒有固定的月薪,接越多單,賺越多,導致外送員過勞的狀況愈發嚴重。

在疫情以前,這也許可以視為付出更多的人,賺取更多的錢。但在疫情爆發之後,其實是變相壓榨外送員,讓他們在電腦系統的指揮下,變成另類的全天候運轉的機器。特別是,他們不是法律上的僱傭關係,只是承攬關係,因此不受勞基法基本工資,最低時薪或月薪保障。

外送員過勞出事的問題,外送平台完全可推給外送員本身。這只是外送員自己為了賺更多的錢,密集的線上接單,沒有考慮自己身體或精神狀況。外送平台只負責通知外送員有沒有單可接而已,完全與外送員過勞無關。

在疫情期間,訂單爆量的情況下,從人的天性角度來看,根本無法防止外送員過勞這件事情的發生。因為接越多單,能賺更多錢,所以有單過來,誰會不想接?


我自己認為其實有兩種解法,一是從制度上著手,當外送員一週接單時間超過法定的工時40小時或一天接單時間超過8小時,政府就應該強置外送平台業者去幫這些外送員投保。當然現行的勞保制度,也許無法處裡只有一天的僱傭關係的保險,但隨著科技應用已經改變了人們原有的生活與工作型態之後,法律也應及時隨之修正。而不是被動的等到許多外送員都出人命了,才意識到應該修法或強制業者改善勞動條件。


二是從外送平台業者來改變,外送平台的後台收集了外送員的接單數與接單的頻繁程度資訊,完全可以透過演算法去調整通知外送員接單的頻率。在外送員本身同意下,系統會在外送員在一天內接單時間達到8小時後,就自動降低派單通知的頻率,並讓之後的每次接單可獲取的錢同一般勞工加班費的計算方式。

這兩種解法也許會需要並行,或是只要擇一執行就好,無論如何,改善新的科技應用所產生的勞工工作問題,是刻不容緩的事。

Ref:
僱傭或承攬?「一種關係,各自表述」 因疫情爆增的外送員勞權仍飄搖
https://www.storm.mg/article/3551614?page=1
美食外送認定僱傭 業者訴願遭駁提告勞動部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498802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