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三茶堂課程 茶 – 初探1

聽茶故事
何謂茶? 茶者,南方嘉木也
茶(ㄔㄚˊ): 早採的茶葉
檟(ㄐㄧㄚˇ): 苦茶
蔎(ㄕㄜˋ): 香草
茗(ㄇㄧㄥˊ): 晚採的茶葉
荈(ㄔㄨㄢˇ): 老葉
茶樹分成兩個亞種:
- 中國小葉茶樹(小葉種)
- 阿薩姆茶樹(大葉種)
誰發現茶? 神農 一開始茶是當作藥用,之後才變成日常飲品
茶的發音—-廣東系(Cha)
廈門(Te) note: 台語
和茶相關的電影:
- 赤壁之戰
小喬煮茶給曹操時,說的一段話
「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邊緣如湧泉連珠為二沸。此時用茶,茶品最佳。騰波鼓浪,為三沸。再煮的話水就老了,不能喝了。」
ref: https://kknews.cc/culture/k8b6k5p.html - 白銀帝國
摘錄: 對外,茶葉能讓清政府在進出口經濟中保持貿易順差;對內,茶葉是維護國家完整和穩定的重要商品。當時英國普通工人每周購買茶葉和糖的花費,就需要耗費整個家庭收入的十分之一。而大量的茶葉消費也成為了英國財政的最大的稅收來源,每年由茶葉帶來的稅收佔英國全部稅入的十分之一。
面對這樣巨大的利潤,貿易衝突就不可避免了。從1834年的數據來看,英國全年消費了5300萬鎊的茶葉,而這些消費品都需要向清政府支付巨額的白銀才能換來,所以英國人到處尋找能夠取代白銀向中國輸出的貨物。結果就是英國開始向清國傾銷大量的鴉片,而這也就導致了兩大帝國在茶葉、白銀、鴉片的三角貿易線上,不可避免的爆發了鴉片戰爭,也成為了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ref: https://daydaynews.cc/zh-tw/history/452667.html
品茶:
茶葉製造過程有兩大因子: 發酵和焙火
Detail:
製茶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初(粗)製和精製。
- 初(粗)製部分是在茶山上做的,例如:阿里山、坪林或日月潭。
- 精製是在精製茶廠這端製作的
依發酵(i.e 茶葉的氧化作用)程度由低到高,可分為綠茶,烏龍茶,紅茶
依焙火(i.e 降低茶葉的含水分,再次乾燥)程度不同,可把茶分為生茶,半熟茶,熟茶
ref: https://wangtea.com.tw/blog/2016/10/22/-vs-
書籍推薦: 風味聖經
風味公式: 風味 = 香氣 + 滋味 + 口感 + 其他(ex: 氣氛,人,…)
Note: 滋味有五種: 酸,甜,苦,鹹,鮮味
舌頭不同部分感知的味覺:

茶包含兒茶素,咖啡因,茶胺酸
兒茶素: 澀味
咖啡因: 苦味
茶胺酸: 甜味
Note:
1) 熱茶會逼出”兒茶素”,”咖啡因”
2) 普洱茶含有較少的咖啡因與兒茶素
3) 兒茶素有降低血脂質及膽固醇的功能,其中以綠茶類的含量最多,其次是烏龍茶類,最少的是紅茶類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