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巴黎舅舅 (Amanda)

今天去看了一部電影,我的巴黎舅舅(原名: Amanda),內容描述一個法國男子(David)的姐姐在恐怖攻擊中喪生,他要如何面對親姐姐去世,並學習如何去照顧一個小女孩(Amanda)。

小女孩的個性非常鮮明,雖然因媽媽過世,常哭泣和睡不好,但是她仍保有自己的個性與看法,不會因為媽媽走了,就變得退縮畏懼。例如她舅舅要把她媽媽的東西丟掉,她就非常生氣,要求她舅舅把她媽媽的東西擺回原來的位置。

而David因為還年輕,經濟收入也不是很好,面對小女孩與失去姐姐的傷痛,一度想要把小女孩送到孤兒院,藉此逃避照顧的壓力。最後他還是努力的堅持下來,即便小女孩有時鬧脾氣,他還是耐心的陪在小女孩的身邊照顧她。

小女孩非常的聰慧早熟,譬如有一次她舅舅要把她送去給姑媽照顧,她說希望陪在舅舅的身邊。但她舅舅說要去跟朋友聚餐,小女孩就回答好,她會乖乖在姑媽家,叫舅舅要玩得開心。這對於一個僅有7歲的人來說,實在是非常不容易。
整體的劇情雖然很簡單,但是如果是為了小女孩的演技去看,一定不會失望的。

其他補充:

  • 小女孩的媽媽在過世前,曾和小女孩解釋”貓王已經離開現場了”(原文: Elvis has left the building )的意思,其意義是一切都結束了。這段劇情有小女孩與媽媽一起聽貓王的歌跳舞,是我非常喜歡的橋段。

下面影片是 Elvis has left the building 的原始出處:

  • 電影中提到David和她姐姐要去倫敦看網球比賽要住哪裡時,有提到一個地名貝斯沃特(Bayswater),它是位於倫敦西北西的一個區域。這個地方在我準備雅思(IELTS)考試官方練習題本中有看過,剛好電影也有提到這個地方,所以特別記下來。
%d 位部落客按了讚: